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的评选结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并选送的公开课《浙里最多跑一次,跑出人民幸福生活新高度》获高职组一等奖。该公开课由学生陈雅惠、吴晨、孙婉晴、张杰主讲。
本次评选活动吸引了全国1339所高校的积极参与,共提交了5007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作品。在高职组中,共有318份作品获奖。
本次获奖,是我校学生政治素养与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大思政课全面建设成果的体现。作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一章第一节“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主要内容,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展的时间脉络为逻辑主线,分为生根(改革背景)、发芽(初步实践)、开花(全面升级)、硕果(成果共享)四个篇章,采用由点到面,以小见大的教学方法,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八八战略”指导之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改革发展生动实践。
作品从改革促民生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激发学生承担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最强音。
学校和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比赛,积极组建团队,对参赛作品进行全程把关和悉心指导。周青华、朱素平、张艺三位指导老师在课程章节与选题、动作设计与场景融合、讲稿精炼与视频美化等方面精益求精。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加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并牢牢把握思政育人的生命线,不断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持续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水平。通过举办各类比赛,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大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打造具有理论深度、现实厚度、情感温度、育人效度的内涵式思政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采编:学校新闻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